“金碧流香”从重庆解放碑的邹容路一直沿坡上行,至临江位置最高点人民公园山上的这个位置,就是几百年前的“金碧流香”之地了。在古人笔下,站在“金碧流香”处,居高临下,全城景致尽可入眼中。举目远眺,水阔天空,南岸翠绿,赏心悦目;最妙还在清风徐来时,有暗香袭人。
“金碧流香”是当年重庆城内的最高峰。金碧山是古时巴山的最高峰,汉时在此分祀“金马碧鸡”。到宋淳佑年间(1241—1250),制置使余玠在此垒石建金碧台,峭壁秀削,曰金碧台。后明代曹学佺所著《蜀中名胜记卷之十七上川东道重庆府一》中,关于“金碧流香”就有这样的记录:“府治枕金碧山汉时分祀金马碧鸡处也。尝草诗余一曲,隶‘友石’二字,刻在治后式燕堂。” 古时站在金碧台,俯瞰江城,饮虹览翠,每清风徐过,便有流香馥郁,然四处寻找,却无草木花开,所以得名“金碧流香”。明郡守张希召又于台上建立了金碧山堂。到了乾隆年间,郡守书敏也在此处建过金碧亭。“金碧流香”脚下是重庆府衙,左边是川东道衙,右边是巴县县衙,如此弹丸之地,竟集中了当时的道、府、县三级政权,是名符其实的政治中心。有人说从道门口到储奇门一带,政府的办事机构、府库等一个挨着一个。同时,这里也是人文荟萃的地方,金碧山左岩上有金碧台,下边有县学(文庙)、望龙门、禹王庙,左边有东华观,右边有长安寺、罗汉寺,仔细地搜寻还能找到不少遗迹。
那“金碧流香”,香从何来?清代王尔鉴到巴县任知县后是这样描写“金碧流香”的:“每轻飔徐过,馥馥然袭袂香流,寻之无花木。岂心清闻妙香耶?”意思是说,每有轻风吹过,总能闻到香气,四处查看,又没有草木花开,这难道是心静闻到异香了吗?于是他兴致高涨,便写出:“巴山耸秀处,金碧有高台。何处天香至,疑从月窟来。江环千嶂合,云度九门开。每一凭栏眺,清芬拂草莱。”的诗句。“金碧微风送馨香”这种说法在当时是没有人怀疑的,巴渝诗人趋之若鹜,都到这里来“闻香”写诗。“风满林亭月映苔,心清自有妙香来。”“岚翠泼高阁,天香吹素襟。”“好风吹不断,万斛天香深。”这样的诗真是不计其数。我们细心品味金碧之“香”,可理解为此“香”是文化人禅宗思想的再现,也是文化人追求的最佳心境的物化表现。
“金碧流香”的变迁。1929年,“金碧流香”这里被辟为“中央公园”(意为城市的中央),不仅栽种有珍奇树木,还养有野兽禽鸟。这是重庆城内的第一所公园,当时着实风光了好一阵子。但1939年,日本轰炸重庆,金碧山堂被炸毁,金碧山一度脏乱得不成样子,十分衰败。直至建国后,公园得到很好的增修,并改名为“人民公园”。如今,“金碧流香”位于重庆主城的心核心位置,它的变化实在太大了。“金碧流香”虽然已经找不到旧时的样子,但古人所说的登金碧山“饮虹览翠”却仍然可以回味,南岸的青山基本上还保持着清朝的模样,长江水仍然不停地奔流着。只要我们身心宁静,“金碧流香”的“香”也将会永远存在。